現在的製程已漸趨於零缺點,但當製程抽樣是零缺點時,我們仍執意使用Shewhart管制圖
來管制製程,我們並無法計算出其管制界限,此時該如何管制?
管制圖使用初期尚未計算出管制界限時,該如何管制?
製程只需監測其是否合格而不需監測製程狀態時,該如何管制?
或許我們選擇換個方式,單單只用規格來管制,但又深怕製程一旦出現問題將面臨的是已
有部分產品超出規格成為不良品,得重工甚至是報廢來處置,尤其生產快速的製程上這樣 的錯誤影響更大。
所以,如何運用規格界限而兼顧生產者冒險率、消費者冒險率的要求,又能預先監控製程
即是個重要課題了。
其中1957福祿得博士發展出的允收管制圖原理,相當符合上述的問題要求。其結合了規格
界限、生產者冒險率(型一誤差)及消費者冒險率(型二誤差)兩種風險來求出管制界限
,是一種結合了允收抽樣和管制圖的工具。
本研究研討運用允收管制界限到傳統的管制圖中,評估其對製程管制的效益,得到下列的 結論: 1.
當製程在沒有偏移的狀態下,即製程良好時,無論其樣本大小,除非允收管制圖α訂的
比0.0027小,否則皆是Shewhart管制圖較允收管制圖不容易出現假警報。 2.
當製程有偏移的情況下,即製程能力不見得都相當良好時,過程品質變動小(δ小)時
,Shewhart管制圖的偵測能力較差,此時建議選擇允收管制圖較佳,當過程品質變動較大
(δ大)時Shewhart管制圖的偵測能力較佳,此時建議選擇Shewhart管制圖較佳。 3.
訂定允收管制圖的β不一定得皆小於 Shewhart管制圖的β才會得到比Shewhart管制圖
較少的損失成本。 |